隔離開關的動作原理及安裝(下) |
發布者: admin 發布時間:2022-10-07 點擊率: 269 |
3隔離開關的調試 3.1隔離開關調試的實質 隔離開關調試的實質就是在正確、合理安裝的基礎上,使各部分的機械尺寸和角度都符合標準要求。 3.2隔離開關的調試(從下向上) 3.2.1基座的調整 (1)基座平整度的調整。 (2)拐臂1(連接水平連桿)、拐臂2(連接交叉連桿)長度及角度的調整三相應一致,拐臂3(連接主刀操作拐臂)不同廠家安裝位置不同,有些廠家產品裝于基座軸上,如下圖1;有些則安裝于水平連桿上,需要現場安裝時焊接。其長度和角度的調整,產品說明書有說明時,根據說明書調整;無說明時,以能夠滿足機構相與機構連接后,本體和機構分合角度及配合同步合適為宜。(若拐臂1、2與軸為焊接形式,則該角度和長度不可調)。 (3)定位螺釘的調整,應滿足其與定位擋板間的間隙為1~3mm。 3.2.2瓷瓶的調整。可以用調節墊進行調整,但應注意每處所加的調節墊不大于3mm,且所加墊片相互之間應焊接在一起。 (1)瓷瓶垂直度符合要求。 (2)單極的兩瓷瓶高度應相同。 3.2.3導電觸頭的調整。可以通過松開接線座上緊固導電桿的螺絲,轉動或者移動導電桿,使之對正。 (1)單極的兩導電桿(左右導電桿)觸頭對正。即高度一致,上下高度差小于5mm,并成一直線(左右)。如圖2。 (2)三相左右導電桿長度應相同。 (3)三相觸指的插入深度相同,說明書有數值時,按照數值調整;沒有數值時,按照圖3調整;既沒有數值又沒有圖3的說明時,則根據經驗調整。若太淺,合閘后中間觸頭接觸面不足;若太深,合閘時沖擊力過大,會造成沖擊損壞絕緣子。因此應保證合閘后觸指與觸頭之間留有4~6mm的裕度且保證合閘時觸指插入深度不小于深度的90%。 3.2.4操作極調整 (1)開距的調整。隔離開關分開后導電桿與基座中心線的夾角保證在90°~92°范圍內,若角度不好把握,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卷尺測量左右導電桿首尾兩端是否平行,首尾兩端距離的差值為±10mm是允許的。 (2)操作極與機構調整。將操作極本體與機構均處于合閘位置,連接本體與機構(若為活連接),當為死連結時,可以先用點焊的方式連接(待整體調整好后再焊接牢固),進行分、合閘一次,觀察操作極分合閘是否到位。 若本體合閘不到位,則調整交叉連桿的長度——“合欠使之長、合過則調短”;若本體分閘不到位,則調整操動拐臂(即圖1中的拐臂3)的長度——“分小調短、分大調長”。需要說明的是,“分小調短”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,其一是增大操動拐臂的長度,其二則是增大拐臂的夾角;相反的,可以實現“調長”。 同時應注意,本體與機構運動的角度應該一致,因此,調整操動拐臂時應該兼顧分閘的角度和機構所運行的角度。 若本體合(或分)閘已到位,機構合(或分)閘不到位,表明機構運行的行程(或角度)小于本體,應該將本體合(或分)閘時運行的行程(或角度)減小,此時,需要減小操動拐臂的長度;相反,若機構到位,而本體不到位,則需要增加操動拐臂的長度。 3.2.5三極聯動調整 三極聯動的調整,必須以隔離開關的接線板均承受正常母線拉力的條件下進行,否則,當母線連接好之后,需要進行重新調整。 操作極調整好后,使三極均處于合閘狀態,連接好水平連桿后,進行三極聯動操作,分、合一次,觀察其余兩極分、合閘是否到位。三極聯動調整時,應以三極合閘同期性為標準,調整方法是當任一極的觸頭與觸指剛接觸時,測量另外兩極觸頭與觸指之間的距離,通過調整交叉連桿的長度改變。若同期調整好后,分合閘不到位,同期調整采用“折中法”即取偏大與偏小的中間值,向中間值調整,但是要滿足設備出廠同期值的標準要求。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(現以操作極為A相說明)。 (1)三極同期但均分合閘不到位,可以適當調整操動拐臂的長度。 (2)三極不同期但分合閘均到位,通過調整交叉連桿折中調整同期,使之滿足標準要求。 (3)A、B相同期與C相不同期、但分合閘到位,調整C相交叉連桿。 (4)B、C相同期與A相不同期、但分合閘到位,調整A相交叉連桿。 (5)A、C相同期與B相不同期、但分合閘到位,調整B相交叉連桿。 (6)三相同期,A、B相分合閘不到位,調整AB極間水平連桿使之到位或調整C相交叉連桿使C相不到位程度同A、B相,再調整操動拐臂的長度。 (7)三相同期,B、C相分合不閘到位,調整BC極間水平連桿使之到位或調整A相交叉連桿使A相不到位程度同B、C相,再調整操動拐臂的長度。 (8)三相同期,A、C相分合閘不到位,調整AB、BC極間水平連桿使之到位或調整B相交叉連桿使B相不到位程度同A、C相,再調整操動拐臂的長度。 (9)最不好的一種情況,即三相既不同期也不到位,就要通過調整水平連桿、交叉連桿及操動拐臂綜合調整,遵循折中的方法使之滿足要求。 可見,三極聯動的調整原則是,保證同期符合要求,合閘時能夠合正,分閘時滿足斷口距離尺寸的規定。一般地,上述三者之間存在矛盾時,在保證分閘斷口距離的前提下,優先犧牲分閘距離。(注意:交叉連桿及水平連桿兩端的正反螺紋,調節時應盡可能使兩端外露的螺紋長度相同) 3.2.6分、合閘定位螺釘的調整 三極聯動調整后,將交叉連桿及水平連桿的背螺帽背緊,調整分、合閘定位螺釘與擋板之間的間隙為1~3mm。 3.3接地開關的調試 接地開關的調試,是建立在隔離開關的調試完成之后的。接地開關的調試方法與隔離開關的類同,值得注意的是: (1)接地開關的水平連桿大多都是通過管夾件連接的,因此緊固螺栓時需要交叉、對稱、均勻且逐步擰緊,否則地刀導電桿可能與接地靜觸頭存在偏移。 (2)接地導電桿與靜觸頭的接觸應良好,以導電桿露出靜觸頭3~10mm為宜,不過不同廠家規定不同,視說明書的標準而定。一般地,隔離開關的水平連桿都裝在主動極側,當接地刀為內打式且為右接地時,導電桿露出靜觸頭的尺寸不宜太大,否則當隔離開關在分閘位置時,接地刀閘可能合不上,原因是接地導電桿端頭會與隔離開關的水平連桿相互頂住。 (3)接地刀閘導電桿在分閘時應保持為水平狀態,必要時用水平尺輔助調整,以便保證接地開關分閘后的絕緣距離滿足要求。 3.4機械連鎖調整 隔離開關和接地開關調整完畢后,對機械連鎖進行調整,標志著整組隔離開關的調試工作完成。 調整基座上的扇形板與弧形板的相對位置,使得隔離開關合閘時,接地開關不可合閘,接地開關合閘時,隔離開關不可合閘。 3.5手力操作機構的調試 手力操作機構的調整,是隨著本體的調整一起調整的,不過調整的同時應該檢查: (1)機構轉動是否靈活,要求操作手柄上需要的操作功不大于1㎏f。 (2)輔助開關切換正確,標準是輔助開關在機構操動過程大約處于極限位置的4/5處可靠切換。 3.6電動操作機構的調試 電動機構的調試較手動機構相對復雜,調試檢查項目有。 (1)機構各元件完好。 (2)接線正確,手動、電動,就地、遠方各操作數次,動作正確。 (3)通電試操作前,先使機構處于分、合閘中間位置,再操作。 (4)電動機轉動方向同本體分、合閘的方向一致。 (5)機構電氣限位和機械限位調整合適且與本體分、合閘終了位置吻合。 結束語 由于隔離開關長期被認為是一種簡易的電氣設備,因此,在運行過程中,經常會出現諸如機械卡滯、導電回路發熱等缺陷,導致被迫停電檢修的問題,嚴重的影響了供電的可靠性。熟悉隔離開關的結構、動作原理及安裝調試方法,可以有效的避免停電的事故和動作的不可靠性,并且能夠提高作業現場的工作效率,解決設備不可靠運行與電力系統可靠運行的矛盾。 |
![]() |
![]() ![]() |